在对区域环境开展风险识别和评价时,初期的生物测试毒性终点的选择通常决定了后期识别到的物质范围。因而,提高致毒物筛查方向与区域污染问题的相关性,能降低主观经验在选择终点过程中对分析结果的影响,从而提高非靶标分析高效性和准确性的重要途径。本文初步验证并应用了前期建立的事件驱动分类法(EDT)理论,以毒性效应的视角重新审视致毒物,即事件驱动子(ED)——将历史报道的毒性效应中相似作用机制收敛到同一个分子起始事件(MIE),并考虑了引起事件的物质集合,因此致毒物不再是某类化合物,而是引起了某种MIE的物质集合。在对14000余篇中国水体毒性评价的文献开展文本挖掘后,归纳出区域典型的26种ED,以数据驱动型证据反映污染问题。同时,依靠ED中MIE和物质集合之间的向量关系,训练出朴素贝叶斯的机器学习分类器,“弥补”了历史报道中对机制描述45%的缺口。基于此,分别给出了全国(图1)和各省市地区(图2)的ED分布情况,用于给相关研究者的后续工作提供参考。全国的ED结果从宏观角度了解中国水体中可能包含的致毒物类别,理解区域污染的主要毒性贡献物。地区的ED结果则从微观角度反映了区域水体可能的6种毒性贡献来源,并为开展非靶标分析时的生物测试组设计提供科学性支撑。
图1. 依据历史文献报道的中国水体中典型的毒性作用机制类型
图2. 中国各省市地区水体中被检出的毒性作用机制类型
原文地址:Fei Cheng, Huizhen Li, Bryan W. Brooks, and Jing You* Signposts for Aquatic Toxicity Evaluation in China: Text Mining using Event-Driven Taxonomy within and among Regions http://doi.org/10.1021/acs.est.1c0015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