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12日下午2点,暨南大学环境学院游静老师团队NSFC-广东联合基金(U1901220)项目研讨会于环境学院会议室顺利举行。参与单位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杨江华老师,暨南大学地下水研究院唐红渠老师,汕头大学海洋学院王振老师,以及各课题组的博士后和研究生,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参加了此次研讨会。
会议上,项目负责人游静老师就项目的整体研究内容和框架进行了概述,并对今年的具体研究方向和目标进行了具体安排,就后期实验的开展及分工进行了详细介绍。随后,李慧珍老师介绍了项目涉及的多种化学分析方法,毒害物的污染物状况和空间分布,采样点的设置等内容。熊晶晶博士就采样点的具体分布进行了简要介绍,初步制定了约50个采样点进行分析。采样点分布涉及珠江流域广州段(内陆)及珠江入海口(河口)等多个区域。
王大力老师介绍了典型水生模式生物的选择及毒性测试方法。其中,就温度和盐度对生物敏感性的潜在影响展开了探讨,同时对前期的一些文献调研工作进行了总结,明确了下一阶段的研究任务和目标。最后,杨江华老师及唐红渠老师分别就eDNA样品的采集工作,生物群落分析,物种信息等内容进行了汇报。
NSFC-广东联合基金将以大湾区河口区域的典型有机污染物为研究对象,采用多证据链方式,对其污染特征及生态效应展开深入研究。项目执行年限为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,获批直接经费257万元。由于疫情的影响,导致项目的研究进展被迫延后,但是各位老师同学的热情不减。会议确定将于今年九月至十月进行现场调研及采样工作,我们在此预祝并期待该项目顺利开展实施,硕果累累。
--前方记者吴凡发来报道